2014.03.20 19:57
内接法与外接法的概念
初中物理课本上都认为电表是理想的,可实际问题并非如此。在我们使用电流表、电压表测量电阻(以及其他实验)时,就不得不考虑如何减小实验误差。
在高中物理恒定电路章节中,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里,我们讲到了内接法与外接法,在这里做一个详细的表述。
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并不难理解,我们来看两幅图:
左图中,电流表在电压表接线柱的“外侧”,我们称之为外接法;
而右图中,电流表在电压表的“内部”,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内接法。
总之,内接法与外接法指的是电流表相对于电压表的位置。
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对所测电阻阻值的影响分析
(1)电流表内接法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大
如上图右图所示,电流表测量值为真实值,而电压表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,因为它测量的是Rx与电流表的总电压。这样,通过R=U/I来计算;所测量的结果就比真实值要大;因为分子变大了。
(2)电流表外接法导致测量值比真实值小
如上图左图所示,电流表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,因为它测量的是Rx与电压表的总电流,而电压表测量值为真实值。这样,通过R=U/I来计算;所测量的结果就比真实值要小;因为分母变大了。
高中物理网建议同学们在课下,分别画出上述两种测量模式下的U-I图来(R曲线图)。
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读数
电流表内接法做实验,电流表测量值为真实值,而电压表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(为R与电流表两端电压之和);
电流表外接法做实验,电压表测量值为真实值,而电流表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(为R与电压表两条之路的电流之和)。
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取
取参考量R=√(Ra*Rv);其中Rv、Ra分别代表的是实验中的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阻值;实验题中待测电阻阻值为Rx;
当R>Rx的估计值时,我们认为参考量R的值较大,必然是Rv起到了主导作用(Rv的数值太大致使R较大),认为Rv比较理想,选择外接法。
当R<Rx的估计值时,我们认为参考量R的值较大,必然是Ra起到了主导作用(Ra的数值太小导致R偏低),认为Ra比较理想,选择内接法。
课堂上老师讲解速度很快,基本你能跟上,课下很容易忘。要想吃透这里,同学们需要借助上述两幅图,在课下多自己推导几遍,自己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都是最好的。内接法,电流表处于电压表
内接法与外接法误差分析
若待测电阻R的阻值较小,采用外接法测出的阻值较为准确,误差较小;若待测电阻R阻值较大,采用内接法测出的阻值较为准确。
(1)采用外接法时
电流表中示数应是流过R的电流IR和通过电压表电流IV之和,即I=IR+IV,则R=U/I=U/(IR+IV)
引起误差的原因是电流I中增加了伏特计的分流电流IV,结果使测得的R数值比实际值要小些。但一般伏特许的内阻RV较大,大约在几千欧姆左右,如果待测电阻R比电压表内阻RV小得多,即R〈〈RV,则根据并联分流的性质,通过电压表的电流IV很小,可以忽略不计,认为I= IR,因此测量结果较为精确。
相对误差为:
电压表的内阻越大,相对误差越小。
(2)采用内接法时
电压表示数U等于R两端电压UR和电流表两端电压UA之和U=UR+UA,即,则
引起误差的原因是电压U中增加了电压表分压电压UA,结果使测得的R值比实际值要大些。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RA大得多,即R>>RA,根据分压性质,UA可以忽略不计。认为U= UR,测出的结果较为精确。
相对误差为:
可见电流表的内阻越小,相对误差越小。
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是相对于所用仪表的内阻来说的。量程大的电流表内阻小,量程小的内阻大;量程大的电压表内阻大,量程小的内阻小。但量程大的电表每小格表示的安培数或伏特数较大,对于很小的电流和电压读不出较准确的值来。
参考文献
闭合电路欧姆定律http://gaozhongwuli.com/zt/omdl/470179.html
扫图关注王尚微信公众号teacherws,可免费获取价值98元视频资料:《物理重难点80讲》。